应急预案
食品安全无小事,校园饮食安全更是关系到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。为切实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,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,2025年10月13日,泰山外国语学校在学校食堂开展了一场贴近实际、流程规范的食物中毒应急演练。
本次演练以“学生食用食堂菜品后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”、“午休期间多名学生突发腹痛”为核心模拟场景,全程还原突发事件处置流程。
场景一:学生食用食堂菜品后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
食堂陪餐老师在就餐区巡视时,发现有学生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等不适症状,立即上前询问情况,初步判断可能为疑似食物中毒。陪餐老师第一时间向食品安全员报告,食品安全员迅速赶到现场,通过查看学生症状、询问就餐菜品等方式核实情况后,立即通知各班停供当日所有食堂食品,防止更多学生食用可疑食品。同时,向学校值班领导汇报事件详情,明确涉事时间为12时05分、地点为食堂就餐区、涉事学生人数2人、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、疑似涉事菜品为当日午餐供应的“红烧猪蹄”、“干炸带鱼”、“土豆炖肉”和“清炒时蔬”,值班领导当即决定启动《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。
场景二:午休期间多名学生突发腹痛
12时10分,德育辅导员在日常巡查中,发现2名学生蜷缩在床上,自述腹痛难忍,部分学生伴随轻微腹泻症状。德育辅导员立即将学生转移至宿舍一楼值班室,为其提供温水,同时逐一询问学生午餐就餐地点、食用菜品及餐后活动轨迹,初步了解到均在学校食堂食用过当日午餐,且涉及“红烧猪蹄”、“干炸带鱼”、“土豆炖肉”和“清炒时蔬”四类菜品,与场景一疑似涉事菜品一致。
德育辅导员第一时间向学校值班领导紧急汇报,明确涉事时间为12时10分、地点为学女生宿舍楼、涉事学生人数2人、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、均食用过当日食堂午餐。
值班领导结合场景一处置进展,判断两起事件存在关联性,当即决定扩大《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》实施范围,通知校医携带急救设备赶赴宿舍值班室,对涉事学生进行体温测量、腹部检查等初步诊断,同时准备呕吐物收纳容器,留存可能的检验样本。要求德育辅导员对宿舍学生展开全面排查,统计出现腹痛、腹泻、恶心等症状的学生人数。
现场保护组接到指令后,迅速抵达就餐区域,对剩余的“红烧猪蹄”、“干炸带鱼”、“土豆炖肉”和“清炒时蔬”等可疑菜品进行封存,贴上封条并做好标记;同时,对加工制作这些菜品所用的厨具、餐具、灶台、冰箱等设备进行封存,禁止任何人接触或使用;此外,当日的食品留样,一并封存保管,防止人为破坏现场证据。
待所有人员撤离厨房后,现场保护组关闭厨房门窗,安排专人值守,等待上级监管部门前来调查。医疗救护组同步行动,一方面对出现不适症状的学生进行现场初步处置,测量体温、询问病史,安抚学生情绪;另一方面联系就近医院,安排救护车接送学生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。
此次应急演练不仅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了食物中毒的应对常识,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,更通过实战模拟,有效提升了学校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、组织协调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,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。
未来,泰山外国语学校将持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加强食堂日常监管,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与应急演练,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,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,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